
“處”含有躲藏、終止之意,“處暑”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了?!对铝钇呤蚣潯氛f:“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碧幨钜院?,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逐漸下降,天氣由炎熱向寒冷過渡。
民間傳說處暑與祝融有關,祝融是炎帝的兒子(又說祝融是炎帝的第五代孫),精衛的長兄,因能“光照萬方”,深得人們的愛戴。因精衛貪玩,溺亡于東海,致使炎帝悲傷過度,無心打理政務,便把部族權利交給了祝融。
黃帝部族與炎帝部族合并以后,祝融被封為火神,成為炎黃部落最主要的大臣之一。
在黃帝以及其他大臣的輔助下,祝融的勢利越來越大,越來越有威信,招到了水神共工的嫉恨。于是共工向祝融展開挑戰,兩人進行了一場殊死搏斗。最終共工戰敗,倉皇而逃,在逃跑的途中撞倒了不周山,致使天塌地陷,尸橫遍野。
黃帝迫于部族長老的壓力,含淚處死了祝融,祝融也后悔因自己的魯莽帶給天下災禍,請求黃帝留存自己的魂魄沿河漂流,召領死難者的亡靈,以贖罪過。因為祝融主理夏暑季節,所以,處死祝融的這一天被稱為“處暑”。處暑這一天,人們會到河邊燃放“河燈”,恭請祝融魂魄在蓮花之上,寄托對故去親人的思念。
在處暑時節,氣溫開始下降,開始有了秋高氣爽的感覺,尤其是在雨后,人們能明顯得感受到天氣轉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