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民族風情 > 江西會昌客家“七寶粥”和“天聾地啞”日

江西會昌客家“七寶粥”和“天聾地啞”日

作者:不詳來源:網絡2020-4-13 9:11:54
江西會昌客家“七寶粥”和“天聾地啞”日

“七寶粥”

會昌客家風俗中,自古以來就有在農歷正月初七煮“七寶粥”的習俗。所謂“七寶粥”,就是用香菇、玉米、紅棗、金針菜、花紅豆、龍眼干、白米混在一鍋里煮,煮熟后用來拜“灶君菩薩”,俗稱“拜灶”,以祈求灶君保佑新年吉祥,人畜安康。初七晚餐沒有別的葷菜上桌,全家人就吃“七寶粥”。

為何選在年初七晚餐吃“七寶粥”呢?當地習俗,從年初一晚上開始,用瓷燈盞裝上菜油或茶油,用七根燈草點燈,放在灶君神面前,名曰“點灶燈”,要日夜不息,連續點七天。到初七晚上“拜灶”時,要擺上三葷三素的供品,敬上線香、蠟燭,燃放爆竹拜謝灶君?!鞍菰睢敝?,說明新年已過,初八就不點“灶燈”了。

現在永隆、洞頭、中村、珠蘭、西江等鄉鎮仍有農戶沿襲此習俗??h城有些餐館、小飲食店也按此法煮“七寶粥”或“八寶粥”,不過不是年初七煮,而是在夏季做早點時煮給顧客食用。

“天聾地啞”日

會昌客家人風俗,農歷正月二十日是“天聾地啞”日。究其由來,卻與客家人保護住宅環境有關。因住宅多傍山而建,正廳所依靠的后山便稱為“龍脈”?!褒埫}”的土地平常不能隨便挖掘,深忌破壞了“龍脈”而犯“沖”。但山土終年受雨水沖刷,泥沙淤塞屋后水溝,日積月累導致排水不良,勢必影響住宅安全。既要清淤整治以保平安,又不能犯忌壞了“龍脈”,于是就選取“天聾地啞”這一天來動土。

到農歷正月二十日這天,全家男女老少齊上陣,填整山土,疏通溝渠,栽樹種竹,以保護“龍脈”形態完整。會昌麻州鎮以南的鄉村里都有這種習俗。以這一天為“天聾地啞”日的依據何在?老輩人也說不出所以然,但此習俗一直沿襲至今?,F在看來,不管天聾不聾,地啞不啞,搞好住宅區的水土保養,維護好住宅區安全的做法無疑是正確的。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聯系我們 電子郵件聯系我們

吉ICP備13004070號-14   吉公網安備22012202000031號

国产高清亚洲精品视频 - 视频 - 在线观看 - 电影影院 - 品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