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民族風情 > 民俗旅游 > 貴州中國之最(五)

貴州中國之最(五)

作者:不詳來源:網絡2020-6-28 9:49:03
貴州中國之最(五)


81、持續時間最長的民族節日-水族端節

水族,是我國56個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三都,是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全國60%以上的水族人口居住在三都。

端節,水族人民又稱“借端”或“借瓜”,相當于漢族過春節。是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都勻、獨山、荔波、榕江等地水族人民歡慶團聚、辭舊迎新、慶祝豐收而舉行的節日,也是水族人民最隆重的年節,節日期間主人以最豐盛的形式招待來客。端節按水族歷法來推算過端日期,水歷以陰歷的九月為正月(即端月),以陰歷的八月為歲尾,亥是地支的末序,故以正月的第一個亥日為一歲的終了和新年的開始,有繼往開來之意。水歷十二月(農歷八月)至水歷新年二月(農歷十月)期間,以亥日為主要端節,亦有以午、未、申、酉、戌日為端節的節期,按古老慣例分地區、分期分批輪流過節,共涉及到全縣21個鄉鎮的100多個村。各地所過的日期不一樣,如都勻套頭以水歷十二月的第一個亥日為端節日,周覃鎮水東、水龍鄉馬聯等村過第二個亥日;廷牌、恒豐等地過第三個亥日,三洞中和等地過第四個亥日,揚拱水昂等地過第五個亥日。前后歷五個亥日共60天,節日持續時間之長,堪稱世界之最。

82、最高大的洞穴-燕子洞

83、最大跨徑鋼桁梁懸索橋-壩陵河大橋

84、最高的公路天生橋-水城天生橋風景區

廣義地說,一切橫跨溝谷或河流上的巖體都可稱天生橋。這是地下水精工雕刻而成的地質“藝術品”。據地質專家介紹,廣西、貴州、云南等喀斯特地貌區是“誕生”天生橋的“多發區”。

在貴州省水城縣境內山巒起伏,自然景觀較多。近年建成的鐘山公園、清碧公園、水鋼筆架山公里和地下公園,景姿各異,令人流連忘返。離城西北十公里的天生湖風景區,是旅游的佳境。密上水庫和加開營水庫,是垂釣的樂園。文物古跡有被命名為“水城人”的硝灰洞古人類文化遺址;有建于清光緒三十二年高家波鐵索橋;還有古戰場遺址、摩巖石刻等。民族風情主要有苗族的“蘆笙舞”,彝族的“跳腳舞”和布依族的“盤花歌”等,形式獨特。但最為出名的莫過于水城天生橋旅游風景區,享有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公路天生橋之美譽。

85、最后的鳥圖騰部落-丹寨錦雞苗

丹寨縣地處貴州省東南部,這里不僅擁有青山綠水的懷抱,更有多民族文化的呈現,丹寨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創造了各具特色、異彩紛呈的優秀民族文化,使丹寨擁有了許多濃郁獨特的風土人情。在丹寨世居的苗族以鳥為圖騰,崇拜錦雞,因此在當地一般稱這支苗族為“錦雞苗”,且被譽為“最后的鳥圖騰部落”。

丹寨以錦雞文化最為璀璨奪目,至今還保留著穿“百鳥衣”、跳“錦雞舞”的習俗。鳥圖騰部落,不僅擁有古老的文化,更代表了這里的苗家人的生活狀態。

86、唯一多聲部無伴奏的天籟之音-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是當今世界上十分罕見的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民間合唱音樂形式。與侗寨鼓樓、侗鄉花橋一起被稱為侗族文化的“三大寶”,堪稱中國民族音樂的瑰寶。其主要流行于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從江和榕江等縣。侗族大歌代表性曲目有《耶老歌》、《嘎高勝》、《嘎音也》、《嘎戲》等。

侗族大歌以“眾低獨高”,復調式多聲部合唱為主要演唱方式。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是其主要特點。模擬鳥叫蟲鳴、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是大歌編創的一大特色,也是產生聲音大歌的自然根源。它的主要內容是歌唱自然、勞動、愛情以及人間友誼,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和諧之聲。侗族大歌需要3人以上的歌班(隊)才能演唱,參加演唱的人越多,效果越好。幾乎每個侗寨都有歌隊,有的侗寨多達10來個歌隊。對歌、賽歌一般在“侗年節”、“吃新節”、“春節”等節日,也是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一種媒介。

87、最古老的洗浴方式-瑤族藥浴

“瑤族藥浴”是貴州黔東南從江縣高華村瑤族人民世代相傳的一種獨具特色的洗浴方式,也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瑤族民間用以抵御風寒、消除疲勞、防治疾病的傳統文化知識。它是瑤族祖先獨創,族內獨有,傳內不傳外的保健良方。被專家稱之為人類健康的古老傳承?!艾幾逅幵 彼远喾N植物藥配方,經過燒煮成藥水,用藥水放入杉木桶,人坐桶內熏浴浸泡,讓藥液滲透五臟六腑、全身經絡,達到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排汗排毒的功效。

瑤族老人常說:靠山吃山,莫傷其本;靠水吃水,莫損其源;讓水常清,讓山常綠。因此,瑤族采藥一年只采一面山,來年再采另一面山,周而復始,從不過分索取,以達到人與大自然的和諧。

88、最美麗的喀斯特湖泊-畢節地區三大連湖

貴州畢節地區烏江源百里畫廊三大連湖分別為東風湖、索風湖、支嘎阿魯湖,屬于稀缺性、罕見性自然景觀資源,景觀具有較高的層次感及多重色澤。

烏江上游的這三大連湖,高峽平湖峽谷風光優美,水質清澈,水波澄碧,形成了如詩如畫的“烏江源百里畫廊”,被稱為“記憶中的三峽”;并連續入選“中國十大喀斯特美麗湖泊”;堪稱中國最美麗的喀斯特湖泊。

東風湖位于畢節黔西縣和畢節織金縣交界處;距織金洞景區8.3公里,距清畢公路1.3公里,距清鎮市城區60公里,距貴陽市82公里。東風湖景區為喀斯特典型的高山峽谷型,自然風光極為雄奇壯麗,有“頭上天一線,峽中水一灣”的天然畫廊之稱。景區由下紅巖碼頭至東風水庫大壩水面長40余公里,水域面積19平方公里,湖區庫容10.2 5億立方米,湖面最寬處250多米,最窄處70-80米。在這幅長長的峽谷畫廊中漫游,可盡情領略多彩的喀斯特風貌;時而山巒連亙,時而秀巖叢生,時而懸崖矗立,時而峭壁橫列,時而石坡困臥,時而孤峰獨聳??芍^集雄渾壯麗、玲瓏精致于兩岸。

索風湖位于清鎮市與黔西縣、修文縣交界處,距清鎮市65公里。索風湖有長約20余公里的峽谷風光和傳說中的白馬灘、龍泉閣、一線天、賈家洞、妲妃池、月亮山等眾多景點,生態保持原始風貌。

支嘎阿魯是彝族人心目中的領袖,傳說支嘎阿魯在其故鄉黔西北曾經沐浴的水澤變成一大神湖,即支嘎阿魯湖。支嘎阿魯湖原名水西湖(洪家渡),涵蓋了大方縣的東南部及西部、黔西縣的西部、織金縣的北部和納雍縣東北部,水面寬闊,水質清澈,自然景觀獨特,水域面積達80平方公里,被稱為貴州第一湖。2000年國家“西電東送”重點工程洪家渡電站開工建設后,蓄水形成庫容達44.97億立方米的風景旅游區。

89、最年輕的湖泊-羅甸高原千島湖

羅甸縣地處貴州南部邊陲,與廣西隔河相望,距省府貴陽165公里,州府都勻185公里。

羅甸有中國最年輕的湖泊——高原千島湖風光;東方洞穴博物館——大小井風景區;有世界絕無僅有的地質考察經典圣地——三疊紀板庚灘;美麗的羅蘇河谷風光和神奇的大亭九十九個堡;有神秘莫測的打黛河天坑群;有南方特色的少數民族風情;有鬼斧神工、渾然天成的羅甸奇石。山、水、石、洞、林等景觀充分體現了羅甸山水險、峻、奇、美、幽的特點。這里具有南亞熱帶特色的巖溶地貌奇觀,風光秀麗,旅游資源豐富。

2007年,龍灘水電站庫區形成370多平方公里的高原湖泊后,羅甸縣有2萬移民搬遷,使地緣發生了變數,而地緣的變遷必將誕生新的文明。高原千島湖是深藏在貴州、廣西兩省萬山叢中的一塊尚未雕琢的翡翠。這塊“翡翠”不但氣魄宏偉,而且景色壯觀秀麗。一座座青山屹立水中,蒼翠蔥綠,密密叢叢,簡直就是一個和諧透明的翡翠般的綠色世界。這里,山是綠的,樹是綠的,澄澈如鏡的湖水也是綠的。一年四季,山花遍野,點綴于綠翠世界間,越加顯得生氣盎然。

90、最大的摩崖石刻漢字-仁懷“美酒河”

摩崖石刻“美酒河”位于貴州仁懷市赤水河南岸吳公巖一座高250米,寬400米,呈90°的懸崖峭壁上。其中“美”字高41.20米,寬33.05米,“酒”字高31.62米,寬30.42米,“河”字高34.49米,寬32.57米,三個氣勢恢弘巨形的大字面積約為四千八百平方米,由人民日報社社長、著名書法家邵華澤書寫,于1999年5月鑲刻完成,無論整個摩崖還是單個石刻漢字,均是世界之最。其字體瀟灑穩健,雄放有力,1999年6月,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評為“最大的摩崖石刻漢字”。

91、水晶儲量最豐富的地區-羅甸

貴州省羅甸縣,位于云貴高原南緣,與廣西接壤。群山環繞,峰谷相間,溶溝暗河,縱橫交錯,地質結構復雜,藏有多種礦產資源,為我國“三大水晶產地”之一,拱里礦區,現存水晶儲量無論是在全省還是全國,都居第一位。

據《中國自然資源叢書》介紹:“貴州特種非金屬礦產首推水晶……主要產地在羅甸拱里”。我國人民對水晶的利用,歷史悠久。明李時珍著《本草綱目》云“佩水晶,清肝明目,潤肺腑,悅膚色,益毛發?!彼ё饕环N“寶石”。據科學檢測含有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制成飾品,長期佩帶,有益健康。

92、最奇特的民族服飾-空申超短裙苗族

空申苗寨位于榕江縣西北方向94公里的兩汪鄉,是超短裙苗族的故鄉,全村寨有215戶,約1000人??丈昝缯悦缱鍕D女的超短裙服飾而著名,6尺長的裙子,只有5寸寬,層層疊疊纏在腰間,故被外界稱為“世界超短裙之鄉”。

關于空申超短裙也流傳著這樣的傳說,相傳空申人的祖先由于戰爭遷徒到了兩汪鄉的一坐山上,并決定在此安身立命,取名“空申”。他們的祖先初到此地時,生活艱難,以樹皮做帽,圍芭蕉葉成裙。后來,他們學會了紡織,就照著芭蕉的葉脈形狀做出只有5寸長、無花紋圖案修飾的百褶裙。山高坡陡,婦女們穿著5寸短裙上坡下田,跋山涉水,很是輕巧方便。就這樣,5寸短裙被代代傳襲下來了。

93、緯度最低的滑雪場-玉舍森林公園滑雪場

玉舍國家森林公園位于貴州省六盤水城區南部,該公園以廣袤的森林為主,總面積50134畝。擁有多種國家多種珍稀野生動植物,曾是20集電視劇《夜郎王》的拍攝基地。園內有500米長漂流、生態文化教育基地、秋季滑草場等多個項目,當然最令人矚目的莫過于緯度最低的高山滑雪場--玉舍森林公園滑雪場。讓游客們真正親密接觸大自然的同時,還可領略到南方的“北國風光”。

玉舍國家森林公園最高海拔2503米,最低海拔1700米,相對高差803米,是貴州海拔最高的森林公園。玉舍國家森林公園滑雪場因緯度低于北半球緯度最低、海拔最高的云南玉龍雪山約1°,成為中國緯度最低的滑雪場。

94、最大的竹海森林-赤水竹海國家森林公園

赤水竹海國家森林公園位于貴州省赤水市城東40公里處,赤桐公路旁邊。公園以浩瀚的“竹?!憋L光為主。園內有竹林面積17萬畝,景區內竹類品種豐富,以楠竹為首,種植雜竹、綿竹、撐綠竹、慈竹等竹類數個竹種,遍布群山峻嶺。一望無際的莽莽綠原,鋪山蓋嶺,成為首當其沖的國內最大竹海。

赤水竹海國家森林公園內分3個景段,中心景點為野竹坪觀光休閑區。這是一處以竹海風光、瀑布群、原始森林、野生動物和丹霞奇觀綜合構成的秀美景段,是人們避暑休閑、度假、療養的理想勝地,同時也是文人墨客揮毫潑墨的天然佳景。公園的至高點在“觀海樓”。觀海樓共6層樓,高26米,是一座造型別致,與竹海景色相宜的建筑物。當登樓遠眺,層層疊疊,浩瀚無垠的竹韻盡收眼底。山風拂來,頓時萬頃碧波,如春潮滾滾,似浪花翻騰,不由得心潮起伏,激動不已;再舉目四望,遠山近嶺層層青風繚繞云霧,恍若水天一色的一片海洋,那淡雅、清新、潔白、舒心的云霧隨輕拂的山風波動,猶如一層薄紗在蔥綠的山峰間起伏,使青翠的山峰時隱時現,美不勝收,令人心醉。

95、保存最完好的三疊紀地質地貌—板庚灘

三疊紀板庚灘位于貴州省黔南州羅甸縣板庚鄉。距縣城23公里,距省城貴陽142公里,是一個交通便利,資源豐富,環境十分優美的布依族集居地,同是也是喀斯特地貌較為典型的地區。

三疊紀板庚灘是三疊紀地層構造的精典剖面所在,三疊紀物種大滅絕和生命重新復蘇的地質歷史遺跡。是“大貴州灘”的核心區域。其古沉積地層規模為世界罕見,是當今世界絕無僅有的,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約二億年前地球環境的一個再現。展示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幅美妙奇特的地質畫卷。是全球范圍內研究三疊紀生物復蘇的最理想地區之一,保存最完好的三疊紀地質地貌。

96、最深的豎洞—白雨洞

白雨洞位于貴州省六盤水北盤江南側,水盤東線五一橋右側5公里處,為烏蒙山國家地質公園的一部分。這是世界罕見的垂直豎井,深達560米,居世界第二。

豎井,顧名思義可想到深深的井狀的坑洞。在洞穴學中,豎井即可利用一根繩子直接下降到洞底的坑洞,下降過程中拐彎是允許的。但是垂直豎井要求下降過程中一直能夠看得見天空—,可想而知,這不能拐彎。

97、埋藏年代最久的陰沉木—黎平杉木陰沉木

侗鄉之都黎平,古稱黎平府,位于貴州省黔東南邊緣,是侗鄉腹地、侗族文化的中心。黎平有四項世界之最被列入吉尼斯記錄:最大的天然石拱橋——高屯天生橋;最早的侗族鼓樓雛型——述洞獨柱鼓樓;最大的侗寨鼓樓群——肇興鼓樓群。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的就是其中的一項記錄,既埋藏于地下最久、體積最大的陰沉木——杉木陰沉木。

1992年6月,在貴州省黎平縣敖市鎮玉田灣發現一棵杉木陰沉木,該陰沉木基徑2.36米,生長年輪1402±35年。據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碳14法測定,此木已埋于地下3591±85年(即公元前1641±85年),是迄今我國乃至世界出土保存的樹體最大,埋藏年代最久的杉木遺體?,F存放在黎平縣城古城翹街兩湖會館的禹王宮內。生長及埋藏至今約5000年歷史,是迄今世界出土保存的樹體最大、埋藏年代最久遠的杉木遺體而列入吉尼斯世界之最。陰沉木,是數千年乃至數萬年前的古樹,由于山體滑坡等自然原因沉入江河,經河水浸泡和沙石磨壓,木質結構發生變化而成。陰沉木是對久埋于地下未腐朽、可以為器的多種木材的集合名稱,其種類繁多。一般多為杉木,質堅耐久。陰沉木自古以來就被視為名貴木材,稀有之物,是尊貴及地位的象征。

我國民間素有“縱有珠寶一箱,不如烏木一方”和“黃金萬兩送地府,換來烏木祭天靈”的民諺。在古代,達官顯貴、文人雅士皆把陰沉木家具及出自陰沉木雕刻的藝術品視為傳家、鎮宅之寶,辟邪之物。陰沉木在各地均有不同的名稱,東北松花江流域稱之為“浪木”、“沉江木”,四川稱其為“烏木”,而西方人則稱之為“東方神木”。

貴州黎平是杉木之鄉,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的中國旅游最好的兩條黃金線路之一和聯合國鄉土文化組織確定為全球“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十個圣地之一,被稱為“人類疲憊心靈的棲息家園”。在黎平有中共中央政治局黎平會議會址、民族英雄何騰蛟墓,有譽為民族建筑奇葩的花橋、鼓樓和侗族信奉的女神“薩歲”......是旅游值得一去的好去處。

98、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鈣化瀑布-金鐘瀑布

金鐘瀑布位于貴州省開陽縣境內的生態公園南江峽谷,距貴陽約54公里,距開陽縣城19公里。它是南江峽谷公園眾多鈣化瀑布程度最好、最完整的一個。金鐘瀑布瀑分二級,第一級高16米,鈣化石形成薄薄的巖體,上窄下寬。上部一股白花花的清泉從“鐘”頂滑落至約15平方米的彎月形水潭中,潭水清澈見底,潭中水滿向外溢出,又形成落差3米的二級瀑布,是國內最大的鈣華瀑布。

金鐘瀑布的形成,是因為瀑布水中含有大量的鈣質,隨著水流中鈣質漸漸沉淀下來,就形成了鈣化巖體,而金鐘瀑布水流從上流下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鐘”狀巖石。最奇特的是,這個瀑布的鈣化巖體是中空的,人可以進入,可從底下鉆進去,然后又可以從瀑布上面的洞口伸出頭來,這在眾多鈣化瀑布中又是比較罕見的,使得這也成為南江峽谷中必不可少的留影之處。

99、最珍稀的恐龍時代樹種-桫欏

桫欏貴州主要分布在赤水中部葫市鎮金沙溝一帶,是赤水生態旅游五大景觀中的重要景觀之一。號稱植物界活化石,也是赤水市的市樹,經億年滄桑而不滅的桫欏,象征了赤水人民百折不撓的精神品質。

桫欏由于地質變遷和氣候變化,特別是第四紀冰期的影響, 加之大量森林被破壞,種類瀕臨滅絕,分布區也大幅度收縮,僅殘存于熱帶、亞熱帶。桫欏本種喜生長在山溝的潮濕坡地和溪邊的陽光充足的地方,常數十株或成百株構成優勢群落,亦有散生在林緣灌叢之中。而赤水市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為18.1℃,年均降雨量1292.3毫米,年日照時數1297.7小時,年均相對濕度82%,無霜期340~350天,正是因為這樣的氣候條件桫欏在赤水地區才得以保存。

100、彎道最密集的盤山公路—七十二拐

七十二道拐,是全國有名的“魔鬼路段”,是國道210貴州境內一段。七十二道拐位于遵義桐梓縣境內,從新站到楚米之間的涼風埡山上,海拔1450米,長約12公里。天晴時,大型車輛經過七十二道拐需要一個多小時,號稱彎道最密集的盤山公路。

貴州著名的涼風埡、婁山關和72道拐,特別是72道拐幾乎可以和川藏線齊名!險峻自不必說,顧名思義這段公路彎道大且密集,當你從山上下來,頭暈自不用說,抬頭望去,更有讓你腳軟的高度。

七十二道拐處于涼風埡山上,海拔1450米,長約12公里。有司機說,一次雨天他駕車走七十二道拐,是數著路邊翻倒的車,戰戰兢兢地走過的。這條路不僅十分驚險,而且極易堵車,最長的時候堵過三天,據說方便面都賣到50元一碗。

現在崇遵高速打通了涼風埡隧道后,只需10分鐘汽車就過關了?,F在駕車經過涼風埡隧道,感覺就像鉆進了時空隧道。紅軍長征時所經歷的四大險關老路要走三四個小時,現在用不了一個小時。

橋隧比例高達80%的崇遵高速公路通車于2005年12月。人稱“黔道更比蜀道難”的貴州,終于迎來了它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高速公路?!氨边M三巴 七十二彎成舊夢;南馳三桂 百千萬壑變通途”這是一幅刻在崇遵高速涼風埡南行出口上的對聯,其中提到的七十二彎就是中國紅軍萬里長征途中四大雄關之一?,F在七十二道拐已經成為過去,但成為了貴州獨特的一個旅游景區,因為它不僅見證了貴州交通道路的變遷,也成為青年人尋找刺激或憶苦思甜的好去處。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聯系我們 電子郵件聯系我們

吉ICP備13004070號-14   吉公網安備22012202000031號

国产高清亚洲精品视频 - 视频 - 在线观看 - 电影影院 - 品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