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異域風俗 > 世界文化遺產 波利維亞波托西城

世界文化遺產 波利維亞波托西城

作者:不詳來源:網絡2020-8-23 8:25:36
世界文化遺產 波利維亞波托西城

玻利維亞的波托西城海拔3967米,位于安第斯山脈賽羅里科山下,是世界上最高的城市,建于公元1546年,歷史上以采礦業聞名,為波托西省的首府。于1987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由于地勢高,氣候寒冷干燥,年平均溫度10℃,年降水量僅380毫米。但附近有豐富的礦藏,盛產鉛、錫 、銅,是一個著名礦都。

城市保存了大量完好的殖民時代建筑,從中央廣場引出若干狹窄而彎曲的街道,周圍屹立殖民時期的政府大院、市政廳、造幣廠和大教堂。

城中還有卡薩德拉莫內達集鎮、圣洛倫佐教堂、貴族住宅區和工人居住區等遺跡。中心廣場的建筑是巴洛克式和馬提斯式的混合風格。波托西城的世俗建筑富有新古典主義或浪漫主義的風格。古城的宗教建筑眾多,有格拉卡教堂、胡安?巴蒂斯塔教堂、多卡爾莫教堂、內維斯教堂、圣本托教堂等。

古城內的主建筑之間相互連接;街道曲曲折折,隨地形變化而自然起伏;由此而在街道匯合處和教堂前的空地上形成眾多的小廣場。古老的建筑群掩映在繁密的棕櫚樹之中,讓這座城市愈發顯得婀娜多姿。

波托西城礦業的興衰史

礦業城市波托西 (Potosi)位于安第斯山脈賽羅里科山的下方,賽羅里科山自南面俯瞰著這座城市。波托西海拔4000米,建于公元1546年,歷史上以采礦業聞名,為波托西省的首府。附近有豐富的礦藏,盛產鉛、錫 、銅,是一個著名礦都。

在16世紀,波托西城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城市,擁有復雜的工業體系。提煉銀礦的需要使得這里出現了許多水力礦場。復雜的引水渠和人造湖系統為該城提供水源,從事銀礦提煉。波托西有過輝煌時期,1611年的一次人口普查顯示,當時波托西有16萬居民,是當時美洲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自從被發現后,從1542到1545 年間,作為新大陸最重要的銀礦之一,波托西經歷了快速成長。當時,今天作為玻利維亞領土的這塊土地從1538年開始被西班牙殖民當局統治;1543年它并入秘魯總督管轄的范圍。1545年,西班牙殖民者在這里的塞羅里科山上發現了銀礦,于是大肆開采,波托西城也由此建立。

1572年,代國王弗朗西斯科·德·托萊多結束了礦山的第一個混亂的開采熱潮,引入新的工藝過程進行開采,建立稱為“米塔(mita)”的壓榨印第安人的制度。波托西的城市和其礦山經歷了極繁榮階段。

1580左右,當礦山的生產基本完善的時候,產業基礎設施已經達到了22條尾礦壩和大約100臺軋碎機。這是波托西一直持續到17世紀的全盛時期的開始。在南美洲,這座城市興旺發達帶動了遠到布宜諾斯艾利斯和利馬等港口城市的發展。波托西礦山也在歐洲的經濟扮演了關鍵的角色。

16到17世紀是波托西城的全盛時期。富饒的銀礦儲量讓波托西逐漸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富裕的城市之一。

波托西皇家鑄幣廠就是在16世紀中后期建立的。當時鑄幣廠把鑄造好的一部分錢幣運往西班牙,另一部分則供當地居民使用。18世紀時,鑄幣廠曾經進行過一次擴建和翻修。冶煉、延展、模壓等一整套工藝都得到了充實和改進,大大提高了鑄幣質量和鑄造能力。

19世紀中期,隨著銀礦因過度開采而枯竭、銀價下跌,波托西的經濟狀況也開始走下坡路。鑄幣廠最終停產?,F在,鑄幣廠已經變成了博物館。在近200間展廳里,不僅展示著鑄幣廠的廠史資料和各個時期的錢幣,還有鑄造錢幣和給錢幣稱重所用的工具以及各個時期不同的鑄幣方法。

富有古典主義藝術風格的宗教建筑

古城的宗教建筑眾多,有格拉卡教堂、胡安·巴蒂斯塔教堂、多卡爾莫教堂、內維斯教堂、圣本托教堂等。這些教堂均建于公元十六到十八世紀,內部裝飾華麗,繪畫精美,表現了古典主義的藝術風格。古城靠近大海,地勢較高,對防守非常有利,同外部聯系也非常方便。古城內的主建筑之間相互連接;街道曲曲折折,隨地形變化而自然起伏;由此而在街道匯合處和教堂前的空地上形成眾多的小廣場。古老的建筑群掩映在繁密的棕櫚樹之中,讓這座城市愈發顯得婀娜多姿。

波托西城內最有名的宗教建筑是主教教堂,它包括三座大殿。格拉卡教堂是十六到十七世紀興建的,胡安·巴蒂斯塔教堂是十七世紀建造的,內維斯教堂、多卡爾莫教堂和圣本托教堂都是18世紀修建的。這些教堂的相同點是內部裝飾豪華壯麗,繪畫精美,具有古典主義的藝術風格,這是歐洲基督教藝術在南美洲地區的具體展現。

獨特的城市建筑風格

波托西由5個水庫以及其大壩,一處皇家礦山,大約5,000處其他的礦山和城市本身組成。城市保存了大量完好的殖民時代建筑,從中央廣場引出若干狹窄而彎曲的街道,周圍屹立殖民時期的政府大院、市政廳、造幣廠和大教堂。城中還有卡薩德拉莫內達集鎮、圣洛倫佐教堂、貴族住宅區和工人居住區等遺跡。從1572年以后,城市根據“印第斯法”規劃和發展,其中圍繞中心廣場的街道格柵尤其有規則。

中心廣場的建筑是巴洛克式和馬提斯式的混合風格。大教堂還有很多的其他的紀念碑在18世紀被重建。造幣廠也在18世紀重建,內有南亞美利加洲最大的城市紀念碑。洛倫佐大教堂在1548年建成,是波托西的最古老的馬提斯式的建筑作品。環繞城市的14個分區是1個印第安居住區。

波托西是現代重要銀礦山中的最優秀例子。它廣泛傳播了受印第安文化影響的巴洛克式和馬提斯式的建筑風格,對安第斯山中部地區的建筑風格和紀念碑藝術發揮著持久的影響。全部生產設備與水壩、溝渠、選礦中心和干燥窯都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社會結構也同樣好好地保存下來“波托西和全世界一件要事有直接和原始的聯系:16世紀,因進口塞維利亞寶貴的金屬,西班牙的貨幣大量涌入,引起經濟上的變化。

1987年,波托西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當地官員希望,具有歷史意義的皇家鑄幣博物館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從而促進波托西的經濟發展。

上一篇:客家人在日本

下一篇:沒有了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聯系我們 電子郵件聯系我們

吉ICP備13004070號-14   吉公網安備22012202000031號

国产高清亚洲精品视频 - 视频 - 在线观看 - 电影影院 - 品赏网